《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官方网站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110 国内统一刊号(CN):41-1381/R
您的位置:首页 > 论著

正念认知训练对神经内科患者ICU综合征的效果评价

作者 / Author:李 静 钱国红 侯荣枝

摘要 / Abstract:

目的 观察正念认知训练在神经内科患者ICU综合征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7-03—2018-02神经内科入住ICU的56例综合征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辅以正念认知训练。结果 干预前2组间SAS、SDS、MMSE、PSQI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干预后2组间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护理满意度调查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护理辅以正念认知训练干预较常规护理效果好,因人而异的个体化护理干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
正念认知训练对神经内科患者ICU综合征的效果评价
李 静 钱国红 侯荣枝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53
作者简介:李静,Email:1450647389@qq.com
摘要 目的 观察正念认知训练在神经内科患者ICU综合征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7-03—2018-02神经内科入住ICU的56例综合征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辅以正念认知训练。结果 干预前2组间SAS、SDS、MMSE、PSQI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干预后2组间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护理满意度调查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护理辅以正念认知训练干预较常规护理效果好,因人而异的个体化护理干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
关键词】 脑出血;脑卒中;正念认知训练;神经内科;ICU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5110(2018)18-2084-06  DOI:10.12083/SYSJ.2018.18.455
Application of mindfulness cognitive training in patients with ICU syndrome in neurology department
LI JingQIAN GuohongHOU Rongzhi
Zhengzhou Ninth People's HospitalZhengzhou 45005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pplication and effect of mindfulness cognitive training in ICU syndrome of neurology patients.Methods From March 2017 to February 2018,56 patients with neurological enrollment in the ICU were enrolled in the clinical study.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upplemented with mindfulness cognitive training.Results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AS,SDS,MMSE and PSQI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intervention (P>0.05).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intervention (P<0.05).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cores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surve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Conclusion Routine nursing supplemented with mindfulness cognitive training intervention is better than conventional nursing,and individu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patients have higher satisfaction.
Key words】 Cerebral hemorrhage;Stroke;Mindfulness cognition training;Neurology;ICU syndrome
    高危脑出血及脑卒中患者在生命体征不平稳时常需要由神经重症监护室治疗支持,虽然ICU设备先进,但相对封闭的独立环境有可能加重患者的紧张情绪,导致患者出现较严重的精神应激反应,其中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较严重的不良情绪[1-7],常见表现有焦虑不安,抑郁情绪,甚至产生幻觉,但当患者搬离神经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后上述严重不良情绪可自行消失,这种表现称之为ICU综合征[8-11]。对这些ICU综合征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是提升其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的重要保障[12-16]。目前,在临床护理方法日益更新的基础上,常规治疗辅以正念认知训练逐渐被应用于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ICU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中,本研究对ICU综合征患者施行分组干预并对照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7-03—2018-02收治的ICU的综合征患者56例,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2组,观察组28例(男19例,女9例),平均年龄(63.25±5.26)岁;对照组28例(男18例,女10例),平均年龄(64.05±4.98)岁,2组间患者一般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干预方案:具体包括常规生活护理,疾病健康宣教以及住院心理指导。生活护理注意预防患者因卧床时间较长而导致压疮发生,向患者本人及照顾者宣教神经内科住院注意事项,科普患者基础疾病及ICU综合征相关知识,让患者及家属减少对疾病的恐惧感,争取让患者尽可能的配合治疗。对于精神紧张的患者可采取建议播放轻缓音乐舒缓情绪,对于精神萎靡不振的患者通过积极沟通交流,建议通过做力所能及的自我康复训练等方式让患者恢复良好的精神状态。
1.2.2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增加正念认知训练干预:与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根据每一位入组患者的年龄、病情、习惯、心理状态等相关信息,有针对性地为不同患者制定不同的训练方案。设计方案时要以提升患者的内心感受为目标,以患者及家属能够接受的方式宣教正念认知训练,1次/d,时长90 min,持续7 d为1个干预阶段,本次研究观察组干预持续2个阶段。
1.3 观察指标 干预前后分别对患者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临界值为50分,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分值越高;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认知功能障碍评分最高分为30分,以27分为临界点,分数越高说明认知功能障碍越严重。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患者睡眠质量,满分21分,分数越高说明睡眠质量越差。 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1)十分满意(5分):干预后患者情绪良好,认知功能恢复良好,睡眠质量高;(2)满意(4~3分):患者可有轻度不良情绪,认知功能恢复可,睡眠质量可;(3)不满意(2分以下):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无明显改善,认知功能基本无恢复,睡眠质量较差。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8.2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2组间SAS和SDS评分对比 见表1。
2.2 干预前后2组间MMSE与PSQI评分对比 见表2。
2.3 干预前后2组间护理满意度调查表 见表3。
表1 干预前后2组间SAS和SDS评分对比 (x±s,分)
Table 1 Comparison of SAS and SD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x±s,score) 
组别 n SAS评分   SDS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28 62.37±2.37 43.62±3.01   66.05±3.11 42.75±3.23
对照组 28 62.98±2.48 56.32±2.77   66.21±3.09 58.32±3.03
t值   1.139 9.601   1.237 10.342
P值   1.576 0.001   1.747 0.001
表2 干预前后2组间MMSE与PSQI评分对比 (x±s,分)
Table 2 Comparison of MMSE and PSQI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x±s,score)
组别 n MMSE评分   PSQI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28 26.76±1.05 23.03±0.31   16.41±2.32 8.34±1.60
对照组 28 26.83±1.07 25.34±0.63   16.35±2.16 13.52±1.76
t值   1.102 9.223   1.754 12.001
P值   1.531 0.002   1.154 0.001
表3 干预前后2组间护理满意度调查表 [n(%)]
Table 3 Questionnaire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n(%)]
组别 n 十分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
观察组 28 23(82.14) 4(14.28) 1(3.57) 27(96.42)
对照组 28 20(71.42) 2(4.88) 6(21.42) 22(78.57)
χ2   1.037 2.005 8.506 10.112
P   0.302 0.157 0.003 0.002
3 讨论
    脑出血和脑卒中是神经内科常见的严重脑血管疾病,其致残致死率较高,对患者的心身打击较大,患者多伴有肢体无力,严重的伴有意识丧失,神经重症监护为严重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了良好的保证,但ICU病房内设备较多,环境相对封闭[17-21],对于患者而言,相对于普通病房,神经重症监护室给患者的心理压力更大,更多的治疗,更频繁的巡视,还有更高的医疗费用,这些都可能加重患者的的心理负担,疾病本身导致的患者恐惧心理,往往会导致患者心理出现调节障碍[22-28]
    ICU综合征是指重症监护室内的患者出现的以精神障碍为主,兼具其他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其临床表现多样[29-31]。多数患者表现为情感障碍,抑郁,表情淡漠,突然莫名其妙哭泣,谵妄状态是ICU综合征最常见的表现之一,轻的亦称为亚谵妄状态,此时不仅有情感障碍,且有动作增加,患者定向力全部或部分丧失,思维零乱,对周围环境不能正确辨认,可出现幻觉,多为视幻觉,亦可有前庭幻觉、听幻觉、触幻觉等[32-36]。幻视内容有时可因暗示而变化,亦可有错觉,视幻觉及视错觉的内容多带恐怖色彩,患者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显著下降,有时呼之能简单应答,常不切题,行为动作失常,如乱喊乱叫、撕衣毁物、打人骂人等。睡眠节律也出现障碍,夜晚多加重,躁动不安,日间则表现嗜睡。患者可伴出汗、心跳加快、面色潮红、粗大震颤等躯体症状,需与其基础疾病相关症状加以鉴别[37-41]
    正念认知训练干预目的主要是帮助患者调节管理自我情绪,减轻压力导致的负面情绪影响,有助于患者对不良刺激或疾病产生比较积极的反应,以提高其应对能力。通过正念训练,可以改善急慢性疼痛、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和睡眠障碍等一系列疾病,是一种切实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42-46]。此外,通过正念认知训练,对于改善负性情绪、缓解压力及倦怠也有着积极的影响[47-51]。常规护理中也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但其应对措施以针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知识教育为主,言辞中不免会有较多的专业医学词汇,无形中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有可能会对原本就处于精神应激状态的患者造成负面的心理暗示,从而导致负面情绪的加重。正念认知训练不针对疾病本身,其目的是提升患者的正向情绪,按照患者不同的精神应激状态,制定有针对性的正念认知训练,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情绪[52-53],在临床实践中,患者家属常常也会有负面的不良情绪,在参与患者的正念认知训练时也能从中受益,继而在训练后持续和患者互动,给患者更多的正向心理暗示,这种放大效应对患者情绪的转变有着相当积极的作用。
    本研究在第一个干预阶段即积极引导患者家属参与,在第二个阶段中可明显感到患者家属对于患者的积极影响,但本次研究中未能对参与的患者家属影响部分设计评分评价体系,虽然整体数据仍可反映正念认知训练的效果,但不可忽视患者家属情绪对于患者情绪的潜在影响,后续研究计划纳入家属情绪影响因素。
    现代医学越来越注重精准医疗和生物-心理医疗模式,对于ICU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干预也应体现出精准干预,正念认知训练方案的设计按照患者基本信息及病历相关资料个体化设计,患者的年龄、教育背景、基础疾病、经济状况等诸多个人因素以及重症监护室即时环境等均与ICU综合征相关,训练方案应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因材施教,有的放矢[54-55]。方案施行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情绪的变化,及时记录变化,分析评估效果,按照设计的预估效果及时调整方案,对于情绪亢奋的患者还可辅以音乐疗法,以轻松悦耳的旋律引导患者放松,舒缓压力。对于精神萎靡不振的患者,可询问家属了解患者喜好的兴趣,有针对性的通过语言引导患者,调节心理情绪,走出封闭的自我空间,敞开心怀,正视困难,提升对抗疾病的信心。通过护理干预及正念认知训练,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多较前有明显改善,良好的治疗依从性是良好治疗效果的必要保证,也是护理干预的预期。
    本次研究表明,常规护理辅以个体化设计的正念认知训练,可以更好的改善ICU综合征患者的负面情绪,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
4 参考文献
[1] 孙彩红.正念认知训练对ICU综合征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8,21(12):1 364-1 368.
[2] 黄珏.观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ICU综合征的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9):25;27.
[3] 王蓓蓓.多元化护理在老年ICU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4):112-113.
[4] 王红,王桂玲,云佳菲.集束化护理策略对ICU患者ICU综合征的影响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3):145-146.
[5] 邱彦勤,魏革,罗婷.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ICU综合征的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12):179-180.
[6] 王浩霞,杨平,陈宏美,等.中医情志护理对患者ICU综合征的影响及效果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8):1 502-1 504.
[7] 常桂兰.ICU综合征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进展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8,32(3):117-120.
[8] 盛孝敏,甘秀妮,张传来,等.护理组长在实施集束干预策略预防ICU综合征中的作用[J].激光杂志,2013,34(2):112-113.
[9] 方海珍,王亚丽,方晶晶.ICU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及护理进展[J].华北国防医药,2004(4):292-295.
[10] 宋莎莎,崔焱,沈巧芬,等.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ICU综合征的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9):1 776-1 777.
[11] 蔡白璇.集束化护理干预ICU综合征效果评价[J].社区医学杂志,2018,16(2):71-72.
[12] 杨巧玲,刘洁,王洋.ICU综合征研究概况[J].实用医药杂志,2011,28(11):1 037-1 040.
[13] 王红玉.护理干预在预防ICU综合征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9):110-111.
[14] 任敏.对ICU综合征患者暴力行为的医护干预和自我防护[J].中国医药科学,2012,2(22):173-174.
[15] 邵艳菊,吴华.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预防ICU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34):142-143.
[16] 阿米娜·玉努斯,玛利克木·阿布拉,许华.肿瘤患者术后发生ICU综合征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3):246;251.
[17] 赵秋珍,李燕晖,王芬.ICU综合征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2):12-13.
[18] 罗瑜,陈华峰.半夏厚朴汤治疗ICU综合征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33(9):1 001-1 002.
[19] 余雪梅,林兴艺,伍晓兰.观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ICU综合征的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17,7(17):165-167.
[20] 盛禹.舒适护理在预防重症监护室ICU综合征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1):119-121. 
[21] 袁媛,彭晓红,董正惠.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发生ICU综合征的Logistic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5):1 788-1 790.
[22] 井杰,郭海凌,孙建华,等.基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的ICU谵妄护理文献计量学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7,17(7):475-478.
[23] 上官美琴,李蕾,应康.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患者ICU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6):55-57.
[24] 林晓萍,黄钰婷,张玉.重症监护室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0):96-98.
[25] 余新英,汪海芹,姚小红.两种探视制度缓解气管插管清醒患者ICU综合征的疗效对比[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7,17(2):247-249.
[26] 李莉,关艳霞.ICU综合征院内和院外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6,23(23):35-39.
[27] 陈洁.集束化护理策略对ICU患者ICU综合征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2):51-53;66.
[28] 林海燕.舒适护理在预防ICU综合征患者中应用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6(10):129-131.
[29] 王丹,于漫,郭舒婕.运用品管圈降低气管插管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率的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0):105-106.
[30] 赵晶.ICU综合征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0):38-40.
[31] 吴俊霞,李育梅.重症监护综合征的ICD-10编码探讨[J].中国病案,2016,17(9):36-38.
[32] 肖明江.综合护理管理干预措施对预防ICU综合征的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16):56-57.
[33] 李静.重症监护室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2016(16):63.
[34] 蔡俊,叶碧玲,马娟娟.护理干预可降低ICU术后清醒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率[J].包头医学,2016,40(2):123-124. 
[35] 张文文,徐月清,石潇洋,等.护理干预在预防ICU综合征中的研究进展[J].天津护理,2016,24(3):276-277.
[36] 鲁顺容,张雪庆.术前访视在预防心脏术后患者发生ICU综合征中的作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6):83-85.
[37] 赵春娟,张艳,陈剑苹.正念认知训练在神经内科ICU综合征干预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12):1 506-1 509.
[38] 刘芳菲.心理护理对ICU清醒患者ICU综合征的预防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4):180-183. 
[39] 罗艳,廖亚显,李丽霞.术前访视在心脏术后患者预防ICU综合征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6,34(1):98-100.
[40] 沈鑫,金玥,王兆鹏.护理干预在心脏术后引发ICU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4):146-147.
[41] 陆爽爽,胡婷,倪洁,等.入ICU前访视对病人ICU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6,30(4):460-462. 
[42] 魏章英,魏大琼,谢作勇,等.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ICU综合征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7):87-89.
[43] 陈婧,刘金容,王茜.ICU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J].护理研究,2016,30(2):243-245.
[44] 陈娟,石敏.综合护理干预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ICU综合征的预防作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3):217-218.
[45] 陈嫦.临床综合护理对ICU综合征的预防效果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23):97-98.
[46] 宋莎莎,杨雪芳,沈巧芬,等.运用知信行理论强化护士对ICU综合征患者管理的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9):1 792-1 794.
[47] 董亮,李尊柱,李欣,等.危重症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5,30(19):27-31. 
[48] 刘延梅,潘竞,李恒彬,等.重症监护病房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临床研究,2015,28(9):1 181-1 184.
[49] 袁廷艳.联合强化护理干预对机械通气患者ICU综合征的缓解作用[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3):110.
[50] 李晓亮,袁欣,陈晓峰,等.艾司唑仑片治疗肺癌根治术后ICU综合征疗效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17,45(12):1 275-1 276.
[51] 唐颖嘉.ICU综合征影响因素和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5):100-102.
[52] 陈培服,陈海燕,陈瑜,等.ICU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7):1 170-1 171.
[53] 郭芸,汪海燕.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8):125-126.
[54] 李晓亮,袁欣,陈晓峰,等.肺癌全身麻醉术后ICU综合征原因分析及干预对策[J].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2018,6(2):125-127.
[55] 赖振昕.心理护理对ICU清醒患者ICU综合征的预防效果[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26(2):210-213.
(收稿2018-05-15 修回2018-08-12)
本文引用信息:李静,钱国红,侯荣枝.正念认知训练对神经内科患者ICU综合征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8,21(18):2084-2088.DOI:10.12083/SYSJ.2018.18.455

Reference information:LI Jing,QIAN Guohong,HOU Rongzhi.Application of mindfulness cognitive training in patients with ICU syndrome in neurology department[J].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ervous Diseases,2018,21(18):2084-2088.DOI:10.12083/SYSJ.2018.18.455.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无相关信息
所属栏目:论著
分享本页至: